当前位置: 首页信息

eico design

信息详情

加入我们。

EICO-产品战略设计。

服务客户/eico designh3>Google/Microsoft/HTC/Autodesk/GE/Opera/Firefox/HP/Huawei 华为/ASUS 华硕/Creative 创新/Lenovo 联想/新浪/搜狐/网易/腾讯/盛大/魅族/长虹/步步高/OPPO/凯立德/金山软件/奇虎/橡果国际/名人/吉利汽车/荣威VeryCD/Foxmail/超级兔子/比特精灵/脱兔/超级巡警/风行/UUSEE/Cnbeta/POCO/21CN/MDC Telecom/Incredimail/Articulate/Cibecs/IObit/Meebo/Avega Systems

创业历程/eico designh3>掌上终端引爆设计风潮2007年,EICO才成为一家真正独立的公司,它在短时间内成为中国最出色的用户界面设计公司。掌上终端的流行给一个新的行业带来了机会。
打开新浪微博在iPhone平台上的客户端,可能很多人都会忽略下方的一行小字:“EICO design inside”。作为一家用户界面设计公司,EICO直接出现在用户面前的机会少之又少,而新浪微博是EICO仅有的几次亮相之一。绝大多数时候,EICO都作为第三方服务商,隐身于真正的产品背后。因此,没有多少人知道,EICO的界面设计已经出现在HTC、步步高、OPPO、魅族、荣威等一系列产品当中。但就是在这样的低调之中,成立不过7年的EICO已经成为国内口碑*用户界面设计公司。Android带来的设计机会2003年,当EICO以工作室的形态成立时,它的创始人许士彦只有23岁。许士彦当时另外一个职位是创新科技的设计总监,他在这个职位上负责创新产品的交互设计和图形界面设计。

在创新科技这样的大公司做设计,好处很明显,比如他所负责的zen系列播放器产品,曾经在CES(国际消费电子大展)上获得两个大奖。但是,在另一方面,大公司也容易给设计师带来一些问题。由于开发产品周期很长,所以设计师设计的一款产品到产品真正上市,可能需要经历三年左右的周期。许士彦说:“对设计师来说,这样的速度太慢。”而另一个问题是,待在一家公司,接触的产品单一而有限。对设计师的视野来说,本身是有伤害的。所以在和创新保持合作的基础上,许士彦决定做一个产品,这就是EICO studio。

虽然EICO在2003年就已经成立,但到2007年才成为一家独立的公司,之所以有这么长的跨度,许士彦认为是市场使然,“当时整个市场并不是很成熟,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用户界面的价值”,在这种情况下,许士彦并没有决定离开创新,而是利用业余的时间维护EICO,慢慢积累EICO这个品牌。和别的设计公司不一样,EICO一直在主动挑选客户,所以做出来的东西并不多,但由于品质不错,所以这几年积累的客户后来都成为很好的资源。公司成立最终落到2007年这个时间点上,许士彦认为*推动力来自这年1月份发布的iPhone。在iPhone的引导下,许士彦最终从创新科技辞职,把EICO从工作室变成一家用户界面设计公司。

EICO合作的*款产品是HTC的手机diamond,它是微软智能平台上的手机,但是它最终实现的触控界面却已经颇有几分iPhone的感觉,因此大获好评。在此后的几年时间里,以iPhone和Android为代表的智能平台迅速发展,这给了EICO极大机会,特别是后者。和iPhone这样封闭的系统不同,Android给各个手机厂商以极高的自由度,很多厂商都可以在手机上定制富有特色的界面,HTC的sense和摩托罗拉的blur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例子。一些此前对用户界面设计并不太熟悉的手机厂商,就会找专业的用户界面公司来帮忙,这些厂商主要集中在国内,比如步步高、OPPO、联想、酷派等。它们都找EICO打造自家Android手机的界面。因此,在EICO目前的收入比例当中,来自智能平台上的收入占据了*比重,占了70%—80%。设计的本土化经验翻开前几年的杂志,会发现不少IT厂商都习惯用“红点奖”之类的来标榜产品的设计感。事实上,以台系为主的IT厂商经过几十年的代工之后,已经开始逐渐把视界从单纯的产品功能延伸到设计上面,明基是其中*代表性的厂商。但是,硬件上的工业设计和人体工程学上的经验很大程度并不适用软件和网络产品的用户界面设计,而类似智能手机这类几乎时刻使用的产品,用户界面的体验则更加重要。在iPhone提高了人们的用户体验感受之后,如何做出好的用户界面更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由于很早就开始接触用户界面设计,所以EICO在业内建立了不错的口碑,比如给魅族开发的UI就广受好评。但在国内,EICO还是得面临一些跟设计工作无关的问题。这是因为硬件设计和用户界面设计虽然同是审美层次上的问题,但后者绝大多数时候都比前者“众口难调”,这使得EICO这样的设计者在对接国内很多厂商的时候,很大一部分时间都花在沟通上。许士彦说:“国内对UI的理解,是公司决策层决定,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方式。”所以,一旦设计方案不被“领导”认同,就很难通过。在这样的情况下,EICO必须去推广或者销售自己的设计,“事实上,即便你有更好的设计,没有合适的方法,也不一定能够把你的想法传达给客户”。已经有很多国外的设计机构进入中国,但它们的成绩并不比EICO更好。

相对国外的这些机构,许士彦认为EICO长时间在国内的经验,已经“对大公司的执行方式和想法会有比较多的积累”,因而能在这方面有比较好的平衡。许士彦说:“我觉得对于一个服务的行业,你不能够决定客户怎么样,你只能更好地服务客户。站在这个角度, 要做到不失去我们自己认为的这个价值,又能推动项目很好地进行,需要做很好的平衡。”

但另一方面,EICO也同样对客户有所选择,因为这样能减少很多沟通上的麻烦。由于EICO没有接受别人的投资,所以在客户选择和公司运营上没有很大压力。许士彦说:“我们会去选择对的客户,帮助公司成长。它不一定是大的品牌,不一定是大的公司,但它的产品必须要有非常强的竞争性,而且必须是非常创新的一个产品。”在他看来,较符合这个标准的厂商是魅族。他坦承自己看不出魅族的商业模式是好还是坏,但魅族CEO黄章对产品的态度打动了他,因为“他会在UI上投入很长时间,看每一个细节,跟我们创意总监做沟通,甚至半夜都跟我们沟通”。设计驱动的客户端打开苹果的APP Store,会发现新浪微博的客户端非常多,但是从11月中旬开始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一款名为WEICO的客户端占据了社交应用的*位。这款产品的成功让许士彦有点意外,因为这款应用是EICO以自身名义开发的*款应用。EICO曾经帮助金山、新浪和淘宝开发过应用,但都不如WEICO成功。

作为一家用户界面设计公司,EICO长时间隐藏在幕后,这样产生的后果是EICO的产品和用户距离比较远。而通过WEICO和新浪微博,EICO能进行更好的沟通,“我们做应用,能够获取以前我们可能作为第三方设计机构不能获取的信息,现在我们能看到用户体验的价值在哪里,这个价值发挥到什么程度”。另一个意外的好处则是对EICO自身的提升,许士彦说:“WEICO在用户体验设计领域很多人认识,但在传统的IT领域,并不是很多人了解,通过微博这个广泛的应用可以带来很多的知名度。”

就产品本身而言,WEICO并不是*款新浪微博移动客户端产品,但却是成功的产品,这其中的逻辑很清晰,“像这种平台级的应用,新浪的目标会希望说这是个大而全的产品,会注重产品的功能和完整性,但在针对产品的个性化,新浪不会花费更多的精力,因为新浪也希望这是个开放平台,他们希望开发者有更大的空间。另外,作为,他们需要解决各种客户端的问题,包括Android、黑莓这些,很难做到好的个性化服务。由此,给WEICO这样的产品有很大的空间”。

EICO给WEICO赋予最重要的特点,理所当然来自自己最熟悉的领域。在WEICO上,用户可以在首页直接看到图片,评论也可以看到,用户体验更接近于网站,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尽量减少用户的手指运动。此外,WEICO也有很多主题选择,这吸引了那些喜欢漂亮界面的女孩子。不少人甚至频繁截图,把用户界面分享给朋友。简单来说,WEICO是一个以设计驱动而非以功能驱动的产品,它并非大而全,但总有一些特点能吸引铁杆粉丝。而这些细分的用户群正是EICO所看重的,“他们非常年轻,支付的潜力也大于其他智能平台”。目前,EICO并没有把WEICO变现的压力,但许士彦相信,以设计驱动的客户端,除了让用户体验更好之外,在未来也有变现的潜能。

友情提示
此页是<eico design>的介绍页面,并非官方站点,我们收集于网络只为广大网民快速查询提供帮助。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点此纠错或删除此信息
信息资料
信息名称: eico design
信息栏目: 信息简介 网站链接
网址链接: www.eicodesign.com
收录查询: [百度收录] [360收录] [搜狗收录] [必应收录]
网页版本: 手机版 电脑版
推荐信息
最新信息
 
热门信息